北京時間16:18,NYMEX原油期貨下跌0.87%至89.26美元/桶;ICE布倫特原油期貨下跌0.79%至92.24美元/桶。

有報道稱,伊朗和世界主要大國就恢復在2015年簽署的核協議的協商逐漸成形,原油市場面臨潛在的100萬桶/日新增供給。盡管具體時間尚不清楚,但油價已經承壓,本周累計下跌近5%。
外交官說,正在形成的旨在恢復2015年伊核協議的一份美國-伊朗協議草案,列出了使雙方重新全面遵守核協議的階段性相互步驟,第一階段步驟不包括免除石油制裁。與原先的伊朗核協議《聯合全面行動計劃》(JCPOA)一樣,新協議要求美國豁免對伊朗石油部門的制裁,而不是直接取消制裁。這需要每隔幾個月更新一次豁免權。
仍然存在的頑固問題包括伊朗要求美國保證不會再次反水。西方官員則表示,鑒于約束未來政府的難度,他們不可能給出鐵板釘釘的保證。伊朗最高領導人哈梅內伊周四(2月17日)表示,伊朗從未像“敵人”指控的那樣尋求發展核武器,但伊朗將進一步發展和平使用核技術的能力,以維護國家的獨立性。
烏克蘭親俄叛亂分子指責政府軍周五炮擊了一個村莊。而俄羅斯媒體報道稱,更多的步兵和坦克部隊正在返回他們的基地,這與西方對俄羅斯即將入侵的擔憂形成鮮明對比?死锬妨謱m此前驅逐了一名美國外交官。但美國國務卿同意下周晚些時候與俄羅斯外長會談。美國總統拜登也表示,通過外交途徑解決問題的大門仍然敞開。
石油市場咨詢機構Vanda Insights的創始人Vandana Hari在一份報告中表示:“伊核協議前景對原油價格造成的下行壓力可能會持續……除非雙方結束最新一輪談判后關系仍陷入僵局。”Hari還補充道,烏克蘭局勢對原油價格的影響正在邊緣化。
但即使有更多的伊朗石油回歸國際市場,分析師仍預計,油價也不會在短期內大幅下跌,因為石油輸出國組織及其合作伙伴(OPEC+)難以實現其生產目標。
隨著航空旅行和公路交通的回升,石油需求也在恢復。歐洲和中東生產的原油現貨升水本月飆升至創紀錄高位,追隨全球價格的反彈,因為煉油廠搶購供應,生產商努力提高產量以滿足不斷增長的需求。在亞洲,由于市場對大多數石油產品的需求已反彈至大流行前水平或更高水平,煉油利潤率已重回2018年高位。
澳洲聯邦銀行分析師Vivek Dhar在一份報告中說:“鑒于全球石油庫存正處于七年低點附近,而且OPEC+的供應增長令人失望,OPEC+的備用產能存疑,油市容易受到供應中斷的沖擊。”該投行預計,ICE布倫特油價短期保持在每桶90至100美元之間,而如果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緊張局勢升級,則“很容易”突破100美元。